秉争实业有限公司坐落于 陕西榆林耐蚀合金基地陕西榆林,公司领导团队由多位从业 陕西榆林耐蚀合金行业十几年的精英组建而成,应允时代的需求打造了一家针对 陕西榆林耐蚀合金专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为一体综合性企业。
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镍、钴为基,能在600℃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又被称为“超合金,”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能源领域。
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镍、钴为基,能在600℃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高温合金为单一奥氏体组织,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基于上述性能特点,且高温合金的合金化程度较高,又被称为“超合金”,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舰船的一种重要材料。按基体元素来分,高温合金又分为铁基、镍基、钴基等高温合金。铁基高温合金使用温度一般只能达到750~780℃,对于在更高温度下使用的耐热部件,则采用镍基和难熔金属为基的合金。 镍基高温合金在整个高温合金领域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广泛地用来制造航空喷气发动机、各种工业燃气轮机热端部件。
1、国际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起,英、德、美等国就开始研究高温合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满足新型航空发动机的需要,高温合金的研究和使用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40年代初,英国首先在80Ni-20Cr合金中加入少量铝和钛,形成γ相以进行强化,研制成种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的镍基合金。同一时期,美国为了适应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用涡轮增压器发展的需要,开始用Vitallium钴基合金制作叶片。
此外,美国还研制出Inconel镍基合金,用以制作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以后,冶金学家为进一步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在镍基合金中加入钨、钼、钴等元素,增加铝、钛含量,研制出一系列牌号的合金,如英国的“Nimonic”,美国的“Mar-M”和“IN”等;在钴基合金中,加入镍、钨等元素,发展出多种高温合金,如X-45、HA-188、FSX-414等。由于钴资源缺乏,钴基高温合金发展受到限制。
40年代,铁基高温合金也得到了发展,50年代出现A-286和Incoloy901等牌号,但因高温稳定性较差,从60年代以来发展较慢。苏联于1950年前后开始生产“ЭИ”牌号的镍基高温合金,后来生产“ЭП”系列变形高温合金和ЖС系列铸造高温合金。70年代美国还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制造出定向结晶叶片和粉末冶金涡 ,研制出单晶叶片等高温合金部件,以适应航空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不断提高的需要。
发展至今,国际市场每年高温金属合金消费量在30万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过去多年,全球航天业对新能源飞机需求旺盛,目前空客与波音已有超万架此类飞机等待交付。而精密机件公司是全球高温合金复杂金属零部件和产品制造的龙头企业,也为航空航天、化学加工、石油和天然气的冶炼以及污染的防治等行业提供所需的镍钴等高温合金。精密机件公司就是波音、空客、劳斯莱斯、庞巴迪等军工航天企业的指定零配件制造商 [1] 。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
显组织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典型的基体金属显组织为回火马氏体。这种低碳回火马氏体组织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根据含镍量的不同、热处理条件的差异,一些牌号的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基体显组织中可能会出现10%~40%的细小弥散状残留奥氏体。对于含铬16%等级的超级马氏体不锈钢,显组织中可能出现少量的δ铁素体。为了获得理想的细晶粒回火马氏体,在钢板交货之前一般都经过淬火加回火处理。
机械性能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不仅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可焊接性,而且具有强度高和低温韧性好的特点。典型的机械性如下:
延伸率大于12%
焊接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含铬13%,由于铁素体晶粒在焊接过程中粗化和硬化,而使其可焊性很差。以往,这类不锈钢的用途严格限制于非焊接零件的安装。经过冶炼工艺的不断改进,降低了马氏体不锈钢中的碳、氮、硫含量,又增加了一定量的镍( 含量达6.5%)和钼( 含量2.5%),从而开发出了超级马氏体不锈钢。这种材料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又采取了特殊的工艺措施,使得新的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能大大超过了传统的马氏体不锈钢。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可以采用人们熟悉的焊接工艺,诸如气体保护金属极电弧焊(GMAW或SMAW),气体保护钨电弧焊(GTAW)。埋弧焊(SAW)和励磁线圈电弧焊(FAW)。对于环缝焊接可以使用GTSW、GMAW和SAW,直缝焊大多数使用SAW。但是,激光焊和电子束焊也非常有吸引力。激光焊对生产直缝焊管是一种经济的焊接方法。由于冷却速度快,在焊缝中可以获得全马氏体显组织,从而得到很好的韧性和满意的耐蚀性。
耐蚀性能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由于含碳量低,相当于提高了基体金属中含铬量的比例,所以耐腐蚀性好。
对于弱酸性腐蚀环境,超马氏体不锈钢有取代其它耐蚀合金的趋势。但是,在高温和有二氧化碳存在的腐蚀条件下,会产生一般腐蚀和局部腐蚀,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同时存在的腐蚀条件下,必须考虑在室温下产生的应力腐蚀裂纹和在高温下产生的局部腐蚀和一般腐蚀。根据腐蚀条件的不同(如CO2或CO2+H2S),开发了不同牌号的超马氏体不锈钢(含钼或不含钼)。这种超13Cr不锈钢已成功地应用于北海地区的Gullfaks油田和Asgard油田。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淬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各占一半,一般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DSS(Duplex Stainless Steel,简称DSS),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优势如下:
⑴屈服强度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高一倍多,且具有成型需要的足够的塑韧性。采用双相不锈钢制造储罐或压力容器的壁厚要比常用的奥氏体减少30-50%,有利于降低成本。
⑵具有优异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即使是含合金量 的双相不锈钢也有比奥氏体不锈钢更高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尤其在含氯离子的环境中。应力腐蚀是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⑶在许多介质中应用普遍的2205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优于普通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而超级双相不锈钢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在一些介质中,如醋酸,甲酸等甚至可以取代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乃至耐蚀合金。
⑷具有良好的耐局部腐蚀性能,与合金含量相当的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它的耐磨损腐蚀和疲劳腐蚀性能都优于奥氏体不锈钢。
⑸比奥氏体不锈钢的线膨胀系数低,和碳钢接近,适合与碳钢连接,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如生产复合板或衬里等。
⑹不论在动载或静载条件下,比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能力,这对结构件应付突发事故如冲撞,爆炸等,双相不锈钢优势明显,有实际应用价值。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弱势如下:
⑴应用的普遍性与多面性不如奥氏体不锈钢,例如其使用温度必须控制在250摄氏度以下。
⑵其塑韧性较奥氏体不锈钢低,冷,热加工工艺和成型性能不如奥氏体不锈钢。
⑶存在中温脆性区,需要严格控制热处理和焊接的工艺制度,以避免有害相的出现,损害性能。
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优势如下:
⑴综合力学性能比铁素体不锈钢好,尤其是塑韧性,不象铁素体不锈钢那样对脆性敏感。
⑵除耐应力腐蚀性能外,其他耐局部腐蚀性能都优于铁素体不锈钢。
⑶冷加工工艺性能和冷成型性能远优于铁素体不锈钢。
⑷焊接性能也远优于铁素体不锈钢,一般焊前不需预热,焊后不需热处理。
⑸应用范围较铁素体不锈钢宽。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弱势如下:合金元素含量高,价格相对高,一般铁素体不含镍。
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地看出DSS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样貌,它以其优越的力学与耐腐蚀综合性能赢得了使用者的青睐,已成为既节省重量又节省投资的优良的耐蚀工程材料。